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谈到地域歧视,“如果放纵地域歧视问题愈演愈烈,会使它将来成为社会不稳定和撕裂的巨大因素”。他再次呼吁,反对地域歧视、抑制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或者网上所说的“地图炮”,确实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去年的“东北雪乡宰客”事件,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之外,就有不少针对东北人的“地图炮”。而很多争议新闻的背后,也可以看到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网友相互攻击。
地域歧视是怎么形成,又该如何抑制,的确值得反思。
地域歧视的无奈现实
那么,什么是地域歧视?来看看维基百科地介绍:
地域歧视是歧视的一种。
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多在同一个地域,对其他地域的人民通常不熟悉,所以会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当外地人来到这一对他不熟悉的地域时,当地人便会依社会上的偏见来解释其性格,因此而可能产生偏见和妖魔化。若某一地域有较多人移动到另一地域时,偏见和妖魔化的问题便会开始明显,并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地域妖魔化在网络上多表现为地域贴,地域笑话等。
当偏见和妖魔化以制度性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或者污辱性言词等个人行为出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或者名誉的时候,可以认为这些行为属于歧视行为,称为地域歧视。
可见,地域歧视不同于地域妖魔化——地域歧视是对被歧视人的利益和名誉造成实质性损害的行为,地域妖魔化是对某地域人民的一种偏见、妖魔化的态度。前者是显性的行为歧视,后者是潜在的精神歧视。
而在中国,地域歧视主要体现为户籍歧视。因为省市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人们时常能遭遇隐性或显在的歧视。
近些年曝出了不少地域歧视事件。比如,去年初,在携程旅游网一则云南游的项目中对河南焦作、驻马店、湖南醴陵、广东揭阳等地人进行限制参团。又比如,去年5月,网上曝光的美团员工发布的招聘截图显示,招聘有5项特别条件: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开大众的、不要信中医的、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
更离谱的事情是,2015年8月,据媒体报道,来自福建、已落户上海的黄先生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的代码350,被上海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后媒体多方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已经成为上海一些银行的“潜规则”,原因系——几年前很多在上海从事钢贸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的银行骗取巨额贷款,让多家银行损失惨重。这起“基于地域的信贷歧视”事件当时一度引发热议。
遭遇歧视后的维权困境
歧视现象分两种。一种叫做“非理性偏好歧视”,这是一种满足自我偏好的歧视,往往纯粹来自于刻板印象。比如发达地区对某些省份的偏见,比如城市人对农村人的一些偏见。很大程度上,这种歧视是为满足优越感,其可靠程度令人怀疑。理所当然受到批评并致力消除。
另一种叫做“统计性歧视”,这种歧视并非基于偏见,而是基于效率。这种歧视无处不在,比如,有学者分析“人人贷”网络贷款平台的交易数据发现,各省份之间的订单成功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又比如,一些券商、银行对某些特定地方的政府平台不放款,是因为这一地区的政府经常有虚假行为。以及前述的“拒给福建人贷款”也是属于统计性歧视。有人解释:“所做的,无非是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通常,此类地域歧视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只要不大张旗鼓地摆到台面上来,或者曝出严重损害利益的极端案例,往往不会有多少人觉得不妥。“统计性歧视”虽有其存在合理性,但同样有对其反对的坚强理由:
首先,这种歧视会侵犯人们的基本的平等权利。明明拥有一身本事,为何就因户籍被拒绝录用?明明守信守法,为何要为老乡的犯罪行为买单?其次,这可能是一种假象。没有深入考察、仅仅基于统计上的相关性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合适、是否具备某项资格,这未必能达到真正的知晓、做出正确的决策。
损害到他人利益或者名誉的地域歧视一般需要诉诸法律程序解决。13年前,“首例地域歧视案”轰动全国——两名河南人,因为一条涉嫌地域歧视的横幅,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告上了法庭,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要求派出所向二人公开赔礼道歉。但案件审理结果只是调解,没有形成判决。这并未起到示范作用,并未撬动“地域歧视”的司法困境。
到了2016年,主持人胡伟因在微博上无端辱骂、攻击河南人,被郑州市民井长水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要求在媒体上向河南人公开道歉,并且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这次在司法层面有效打击了“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无处不在,但其司法案例少得可怜,且仅有的2个案例都以侵犯名誉权提起诉讼,这有些牵强。为什么“地域歧视”诉讼案在中国如此难打?原因在于,我国没有专门的《反歧视法》,所以起诉人在提起诉讼时发现无法可依。无法可依,抑制地域歧视永远道阻且长。
地域妖魔化成为网络集体狂欢
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地域偏见或者地域妖魔化,是地域歧视的社会心理基础。
从社会心理学看,地域妖魔化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人总是善于接受表面的、简单的逻辑,拒绝承认复杂的矛盾体。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我们特别容易丧失自主思考能力,或者懒于去思考,对许多事物往往不作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从而形成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
地域妖魔化在网络上多表现为地域贴、地域笑话等,最典型的就是“地图炮”——以少数人的行为去否定整个地域,大多是以言语攻击为主,并且大多数都毫无根据。
东北人是黑社会、湖南人彪悍、河南人偷井盖、上海人看谁都是外地人、广东人什么都吃……诸如此类的种种所谓的“认知”,都是以偏概全的总结。
因为没有真切地损害他们的利益和名誉,人们认为这种开地图炮、搞地域黑的行为,更多是一种调侃的话语体系,认为这其实无伤大雅,并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用这种标签判断人、选择人。“毕竟,在网上说话与现实做事总是有区别的”。
但是,开地图炮、搞地域黑、贴地域标签的行为在网络上越来越普遍,呈现出一种集体狂欢的势态,各种“地域鄙视链”层出不穷。
这其实是很不友好的,且并非没有危害。首先,会影响我们对某地域人的判断和态度。虽能理性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地域妖魔化总归给了我们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对我们自身来说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对对方来说是一种不公平、不平等。这甚至使得有些人“羞于说出自己家乡的名字”。
其次,会挤占舆论空间,影响网络生态,妨碍事实的严肃讨论。地域妖魔化导致一部分人动不动就开始“地域黑”。比如,“格斗孤儿”事件、“莆田系医院”事件、“东北雪乡宰客”事件都有人发表地域黑的评论。比如,在“东北雪乡宰客”事件中,如若我们把重点放在对“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的讨论上,这就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宰客乱象的严肃讨论。
再次,地域妖魔化遇到极端事件触发,存在发展成为群体事件的风险。用“社会燃烧理论”解释——地域妖魔化这种“口舌文化”构成了不稳定的“燃烧物质”,近些年快速兴起的新媒体则为起爆发提供了绝佳的“土壤”。放纵地域歧视,确实有白岩松说的撕裂社会的风险。
反地域歧视说易行难
地域歧视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反地域歧视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是酿成地域歧视的深层原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且地区之间因为资源的争夺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差距和矛盾的存在,优势地区人必然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加节制而过度膨胀,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歧视就难以避免了。
所以,根治地域歧视沉疴,根治方法应该是加快发展、平衡经济发展政策,减小和消除区域发展差异。这需要长时间的投入。而且人性深处总有爱划分群体、爱给别人贴标签以把思考简单化的冲动,要根本消除这种现象并不容易,即便是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基于嫉妒、攀比心理等多方面原因,依旧可能存在地域歧视现象。
所以在经济发展和不断呼吁反思之外,适当使用法律手段,对一些恶劣的歧视行为进行强制干预,仍是有必要的。如果能够出台《反歧视法》,反地域歧视就更有司法保障,对一些肆无忌惮的地域歧视行为也就能施加“逼视”压力。
01.打开支付宝
02.首页顶部输入【跑政通】选登报
03.定位到所在城市,选择丢失类型
04.填写内容、选择报纸刊登
01.打开微信APP,底部点发现
02.点下面小程序,搜索【跑政通】选登报
03.定位到所在城市,选择丢失类型
04.填写内容、选择报纸刊登
01.打开支付宝
02.首页顶部输入【跑政通】选登报
03.定位到所在城市,选择丢失类型
04.填写内容、选择报纸刊登
01.打开微信APP,底部点发现
02.点下面小程序,搜索【跑政通】选登报
03.定位到所在城市,选择丢失类型
04.填写内容、选择报纸刊登
支付宝、微信通用二维码
(您也可以用其他手机来扫码哦)